中風目前已成世界范圍內致死第二大原因、致殘第三大原因,而近日科學家成功修復了中風后受損的大腦功能,不過該試驗是在大鼠中進行的。
4月8日,據(jù)外媒報道,瑞典隆德大學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通過將人類皮膚細胞重新編程為神經細胞,然后移植到老鼠的大腦中,成功地恢復了中風大鼠的活動能力和觸覺。
此前,隆德大學和其他研究人員的幾項研究表明,可以將源自人類干細胞或重新編程的神經細胞移植到患有中風的大鼠大腦中。但尚不知道移植的細胞是否能幫助中風后受損后的大鼠大腦神經正確的形成連接,從而恢復正常的運動和感覺能力。
研究人員通過使用追蹤技術、電子顯微鏡等方法來關閉移植細胞的活性,以此來確定它們是否在受損的神經回路中正確的連接。在移植6個月后,研究人員觀察到移植的細胞纖維能夠在沒有移植的區(qū)域正常生長,并成功建立了連接。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證明修復中風后受損的大腦和重建失去的神經連接是可能的。在未來,用新的健康神經細胞替代死亡的神經細胞在中風患者身上也是可能的,但這還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更深入地研究移植對記憶等智力功能的影響。此外,還將研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以便未來進行臨床試驗。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tvvgv780.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huán)球快報網(wǎng) | 聯(lián)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