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個“全員班干制”,為何引來關注者眾?這首先就打破了傳統(tǒng)上對“班干部”的一些認知,比如,前述“官癮”說。認知上的誤區(qū),照見現(xiàn)實中一些慣常做法。比如,有老師習慣指派班里成績好的學生當班干,日常班級事務管理也常常依賴于這少數(shù)幾個。一方面,這很容易讓班干部在認識上產生錯位;另一方面,也有失公平,挫傷了一部分孩子參與班級事務管理的積極性。
也因此,推動全員班干制,體現(xiàn)了這名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是對班干部的“去中心化”。諸如圖書管理員、安全管理員、教室衛(wèi)生監(jiān)督員、桌面物品監(jiān)督員、花草管理員、飲水機長等,與其說,這是在選“班干部”,不如說,這是對各項班級事務的悉心梳理和細化。班干不是“官”,更好發(fā)揮班干部的職能作用,首先就要推動向服務與自治回歸。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到班級公共事務管理中,正是要發(fā)揮好各自性格特長,培養(yǎng)榮譽感,激勵自發(fā)自覺,不斷拓展參與意識、勞動品質、奉獻精神、協(xié)調能力,從而真正推動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
也要看到,類似“全員班干制”的做法,其實近年來各地皆有之。然而,每一次出現(xiàn)仍然會成為新聞,這本身就說明好做法沒能推而廣之。事實上,看看文后,有不少家長就紛紛留言,曬各自家里的“小班干”——紅領巾管理員、自行車管理員、門長、燈長等,不一而足,從中不難看出很多家長對此高度認同。也正如長沙一位推行“全員班干制”的初中班主任所說,“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成績不是唯一評判標準”。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身處一個變革時代,一代人必定有著一代人的智慧與視野。著眼“人”的培養(yǎng),以各種方式激發(fā)孩子們的公共服務意識、參與精神,“全員班干制”不失為一方試驗田,播下的必定是善的種子。
當然了,點贊“全員班干制”的同時,也要謹防形式主義。比如,因人設崗、因人設事,甚至為班干而班干、為職位而職位等。不妨深化全過程民主決策和參與,比如,集思廣益,預先就崗位設置和優(yōu)化征集孩子們意見;推動“輪崗制”,鼓勵孩子們不斷挑戰(zhàn)自我,激發(fā)潛能等。總而言之,精心為每個孩子創(chuàng)造“人皆有為、人皆可為”的成長環(huán)境,呼喚更多發(fā)自內心的點子與善意。(評論員 涂建敏)
關鍵詞: 全員班干制 設置班干部崗位 謹防形式主義 成長環(huán)境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tvvgv780.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huán)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lián)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