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德系車近些年來最大的“光輝”事跡,莫過于柴油排放作弊了。通過軟件來檢測車輛是否處于排放測試狀態(tài),隨后自動調整發(fā)動機工況,使其滿足排放法規(guī)。
為此,作為排放們作弊的主角,大眾汽車集團已經付出了超2000億元罰款的代價。而奔馳與其它車企雖然罰款次數與金額較少,但排放作弊的罰款雖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據外媒報道,由于排放數據造假,韓國環(huán)境部對梅賽德斯-奔馳韓國公司處以77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497億元)的罰款;對日產處以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21.7萬元)的罰款;對保時捷處以1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79.7萬元)的罰款。
在報告中,韓國環(huán)境保護部表示上述三家公司使用非法軟件程序,以減少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中尿素的使用,并停止廢氣再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車輛測試期間,涉事車企也未向監(jiān)管機構主動報備。
并且為了降低作弊車輛對于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影響,除了繳納罰款之外,上述涉事車企還被勒令召回相關車型,梅賽德斯-奔馳將召回包括奔馳C級、奔馳GLC、奔馳GLE、奔馳GLS在內的37154輛汽車;日產將召回2293輛逍客;保時捷則將召回934輛Macan S。
而奔馳也不是第一次接受排放門作弊罰了,早在去年4月份,因排放作弊被德國聯邦汽車交通局調查,隨后在當年9月份,被判處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6.65億元)的罰款。為了應對罰款,導致奔馳去年的盈利狀況也大幅縮水。
相較于奔馳,同為豪華品牌的保時捷,其罰款金額就小了不少,僅為579萬元。而且保時捷對此結果也表示”滿意“和”明智”,選擇放棄上訴并發(fā)表聲明表示,為訴訟畫上句號是徹底結束“排放門”的重要一步。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tvvgv780.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huán)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