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最近幾年的車展,電動化的口號已經不再是各家車企占據(jù)頭條的第一選擇了。
A 三家的展臺,電動車已經成為了主角,奔馳純電大 G 一亮相就賺足了眼球;保時捷展臺,卡宴的改款是 2025 年純電版本卡宴問世的前奏;勞斯萊斯展臺上,閃靈也是以超高姿態(tài)亮相。
(資料圖)
BB
終于,一年又一年之后,電動車從 10 萬價位逐級上抬,逐步地來到了百萬乃至三五百萬的價格區(qū)間里。也讓人不禁要問,這個級別的電動車真的會有人買嗎?燃油車的未來又會在什么地方?
電動豪車:面子和里子
百萬級別的電動車,在現(xiàn)階段并不會是各個豪華品牌的主銷車型,這一點并沒有什么要質疑的。
回看奔馳,在大 G 推出前,奔馳旗下的電動車口碑并不算出眾,從 EQA 到 EQS,收獲的贊賞和爭議并駕齊驅,別無二致。而勞斯萊斯閃靈,在這個讓人過目難忘的名字上留下的目光,甚至要多過這臺車本身。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說到底還是在目前電動化的大趨勢下,奔馳和勞斯萊斯在這方面落地的腳步都不算迅速,而電動化本身的產品點和話題點,已經大多被其他品牌占據(jù)了先機。
留給他們的,也僅僅單純把原有的豪華車電動化的固定動作而已。
勞斯萊斯依舊是那個勞斯萊斯,該有的豪華都會有,不過是燃油變成了電動。大 G 亦是如此。
事實上對豪華品牌而言,燃油車目前依舊是各家利潤和業(yè)績的主要來源。
以奔馳為例,盡管整個 2022 年全年奔馳的純電車銷量逼近 15 萬輛,同比增長 67%,但這個數(shù)字在整個奔馳超過 200 萬的總銷量中依舊只占大約 7.3%。
即便純電車在未來被普遍看好,但面對這樣的數(shù)據(jù)分布,想必也不會有哪個想不開的管理者敢于對燃油車市場減少投入。
雙線并行,成為大多數(shù)豪華品牌的戰(zhàn)略。
不過對于車企來說,電動化的發(fā)展浪潮是不可逆的,消費者的需求是一方面,政府法規(guī)則是另一個核心因素。在“雙碳減排”的大環(huán)境下,各家車企或主動或被動地在純電車領域追加了投入,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電動化浪潮。
而在被認為越來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中國市場,電動化的發(fā)展速度甚至還要高過全球。這也讓高端品牌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們的電動化發(fā)展腳步,畢竟,這里已經是他們最重要的戰(zhàn)場。
高端電動車,也許是個偽命題
不管車主承不承認,現(xiàn)階段的高端電動豪車,或許暫時還沒有被大眾接受的基礎。
一方面,純電車型在顛覆大眾認知的過程中走的是一個從低端到中端再向高端的固定步伐,和其他舒適性、技術性配置的方向并不相同,這必然意味著讓高端用戶接受這一產品往往需要更多的故事和賣點(比如特斯拉 Model X( 參數(shù)丨 圖片))。
另一個層面,在燃油車不斷消亡,技術優(yōu)勢逐漸被蠶食的過程中,燃油車的消亡過程同樣會展現(xiàn)出一種類似的過程,直到燃油車成為更加小眾的身份象征和情懷玩具——參考機械表的發(fā)展進程,即便在便捷性和準確性都比電子表大大不如的情況下,它依舊會憑借著超越工具本身的價值,在市場上屹立不倒。
換一個方向考慮,雖然在現(xiàn)階段高端電動車被更多人接受可能并不那么容易,但這始終會是一個必然發(fā)展的方向,并且逐漸在成為主流之后迎來消費層級的必然提升——如果市場上的主流已經是電動車了,你很難想象大家依舊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電動車,畢竟 Apple Watch 也能有愛馬仕版本。
快了,該來了
廠家的市場判斷總是帶著一絲賭博,而消費者的反饋總是最直接。這次上海車展最熱鬧的百萬電動豪車,一定還是比亞迪推出的仰望 U8。
預售價格達到 109.8 萬元,毫無疑問是今年上海車展最大的看點。
從之前仰望品牌的露出,到最終以超過 100 萬的價格落地,仰望算是見證了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逐漸走上高端的全過程。
應該說,不管主導者是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豪華品牌,電動車豪華向的發(fā)展并不會改變。電動化是一種形態(tài)的發(fā)展,而豪華則是必然的需求,兩者并無矛盾也并非不兼容。
所以,必然發(fā)生的事情就讓我們靜靜期待吧。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tvvgv780.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huán)球快報網(wǎng)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lián)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