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象不到女孩子為了買到一件漂亮的衣服有多拼。
當然,買到更便宜好看的衣服則是一個更優(yōu)選項。
編輯的閨蜜因為雙十一沒搶到自己心愛的衣服,立志要在短時間內成為“搶貨大神”,一氣之下加了十幾個羊毛黨速成群,結果,大神沒當成,反而買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
人家都說羊毛黨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她一定是個野生的。
吐槽歸吐槽,我還是很好奇,她是不是當了偽羊毛反被薅?
為了搞清楚真正的羊毛黨群體以及商家的營銷套路,我們采訪了一位對羊毛黨套路很熟悉的好朋友,網絡尖刀團隊負責人曲子龍。
如何區(qū)分真正的羊毛
羊毛黨的出現(xiàn)本身與商家促銷是分不開的。
一般來說,羊毛黨分為兩類,一類小打小鬧,只是優(yōu)惠券的“搬運工”,自己用也給朋友用,類似湊熱鬧。
例如,湖北省某地多人利用美團公司漏洞,購買大量未實名登記的電話卡,并用于注冊美團賬號,后在美團APP上預定酒店房間,再謊稱找不到酒店、到店無房,致電美團客服,申請退還全部訂金并騙取美團公司額外支付每單20到50元不等的賠償款,結果,“一招不慎,東窗事發(fā)”。
另一類則是把薅羊毛變成了黑色產業(yè)鏈,直接利用黑客腳本或者技術腳本,將商家的優(yōu)惠活動全部薅過來,然后變成自己的資源倒賣,專挑那些優(yōu)惠力度更大的,在月入十萬面前,管他黑產不黑產的,干就完了.......
你以為跟著羊頭一頓亂薅你也能成為“富婆”?哪有那么簡單,羊毛圈也是有規(guī)則的。
按照運營主題不同羊毛圈可分為任務群、線報群、項目群三種。彼此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但每個圈層的運營模式不同,灰色程度和收益也不同。
其中,項目群最為暴力,也是各大互聯(lián)網公司和運營界風控界口中真正讓人聞風喪膽的羊毛黨。
項目群就是可以利用軟件,批量操作,接碼分身,自己一臺手機或電腦可以當幾十或幾百人參與的某個被薅羊毛的活動。
想做項目薅羊毛通常要付費加入項目群,群月費或年費從288到上千元不等。
入群后項目發(fā)起人提供項目和項目輔助軟件(刷獎勵腳本)和項目教程,項目群通常以qq群或微信群的形式聚集隱蔽存在。
項目發(fā)起人首先會找尋風控薄弱的產品或活動,找出漏洞或bug后,然后寫腳本測試,群內發(fā)布項目名和項目輔助軟件以及教程。
一個專業(yè)羊毛群常常是群內禁言的,群主號用廢號,項目發(fā)起人多是群管理員,他們精通技術破解脫殼卡bug,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職業(yè)羊毛黨。
嚴格來說,項目群已經算是黑產。
在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試圖嘗試哦。
所謂線報群,就是群內有人幫你收集整個互聯(lián)網上所有的參與有獎活動,傳播性強,可以說是互聯(lián)網運營者的福音。
線報群常常搜集各類有獎活動或福利活動信息(通常指活動鏈接或活動路徑),包括各類注冊送紅包或話費、關注公眾號領獎、完成任務有獎、邀請有獎、填寫問卷有獎等各類有獎活動信息統(tǒng)稱為線報。
萬萬沒想到,做羊毛黨是需要隨時“感恩”的。
進群后參與線報活動,擼到紅包要群內@‘線報員’并遵從統(tǒng)一格式(活動名+金額)群內回復答謝。
這樣的微信線報群大多要付費才能進,而且每月續(xù)費。經常參與線報活動月均可擼2000元左右,偶爾參與月入100元不是問題(并不是教你賺錢)。
任務群就相對來說簡單一點了,各類cpa單、點贊投票單、分享朋友圈單、賣號單(前端注冊)、首投單、下載單等等各種保kpi單;以及各大渠道市場、流量分發(fā)平臺的沒完成投放指標的單子等等都是任務群的范圍。
商家營銷套路與羊毛黨有貓膩?
讓雷鋒網編輯好奇的是,為什么每當有重大促銷活動出現(xiàn)時,羊毛黨總是會走在“前列”?他們是如何 拿到“一手情報”的?商家是不是和羊毛黨之間有微妙的關系?
眾所周知,商家做促銷活動宣傳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羊毛黨所做的工作任務就是找出值得薅的活動,不過,這些值得薅的活動大部分并不是基于漏洞,很多時候,商家只是拋出了正常的“拉新邀請”,羊毛黨們發(fā)現(xiàn)其價值后,自己創(chuàng)造漏洞。
一般情況下他們會自己寫一個腳本,模擬購物的動作,或者快速的實現(xiàn)驗證碼、卡號的輸入等,從而完成一些機械化的動作代替手工重復操作,把商家原本要用來獎勵給真實新用戶的優(yōu)惠獎勵搶光。
具體如何操作呢?據曲子龍介紹,
光搶還不行,還要搶光,這誰受得了.......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成本、技術門檻,以及電商平臺本身的防御性,逮到漏洞的機會本身并不多,所以普通大眾平時看到的優(yōu)惠券大多不是真正的漏洞。
雖然商家和羊毛黨明爭暗斗,但必要時也是有可能合作的,比如在缺少種子用戶或者需要沖量的關頭,一些商家會主動找到他們進行合作,發(fā)放隱藏的優(yōu)惠券,以線報的形式投放到各個群,成為了一種新的流量分發(fā)模式。
當然,也會有商家和淘客串通好,故意放出一些大額優(yōu)惠券的情形。這只是商家營銷的一種方式,價格并不比市場價便宜,但他們會在群里營造出一種讓大家“搶漏洞”的緊張感,這就是所謂的“漏洞營銷”。
但“漏洞營銷有所不同。例如可能是很多平臺的設置錯誤,被人發(fā)現(xiàn)后在短時間內被惡意領取,導致商家重度虧損。
此前的“果小云”事件其實就是商家的設置錯誤所致,雖然平臺虧損嚴重,但是其平臺的知名度卻一路飆升。因此,商家也常常會利用這一點,制造“假漏洞”。
例如,某網盤曾經出現(xiàn)過類似的漏洞營銷,當時,有人發(fā)現(xiàn)只需要一元就可以領取原本近百元的會員服務,就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搶購,幾天后,其用戶量突破7千萬,且以每天20萬的速度正向增長。
有時候,大家的想法真的很奇怪。
如果正常平臺放出免費一年的信號,大家反而不會去大肆搶購,而傳出“漏洞”則不同,大家都會抱著管他用不用得上先搶了再說的心態(tài),生怕平臺修復了這個漏洞就拿不到優(yōu)惠了。
對于平臺自身來說,這反而得到了反向宣傳的效果。因為他們基本不用花推廣費用就可以達到快速傳播的效果甚至會達到高于預期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以持續(xù)變化的技術手段,應對不變的人性。
而在這場關于貪念的持久戰(zhàn)中,正反雙方都遵循著同一個法則: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tvvgv780.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huán)球快報網 | 聯(lián)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