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長春市伊通河畔,與北海濕地公園對角相望的國網長春供電公司長春220千伏變電站靜靜地坐落著,人們親切地稱它為“老變”。在這里,一批又一批的“老變”人,用堅韌、精益、爭先、奉獻,守護著萬家燈火。 29日,記者來到這個變電站,近距離感受“老變”人的工作。
“長春220千伏變電站全站設備測溫結束,重要設備及各接點溫度正常,未發(fā)現(xiàn)過熱隱患”……國網長春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一班班長汪新兵和同事完成了當日對長春220千伏變電站的巡檢工作后,來不及休息,就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聽汪新兵介紹,他的班組管轄著長春5座220千伏變電站、2座66千伏變電站。
“我們有好幫手,工作再多也不怕?!蓖粜卤炖锏摹昂脦褪帧?,是一個1米多高白色外殼,帶有4個輪子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它正沿著巡檢路線緩緩移動,不時停下,對著空中變電設備拍攝測溫。從汪新兵那里記者了解到,智能巡檢機器人可以完成變電站內的高清巡視、夜間巡視、紅外測溫、單設備特巡等多種巡檢任務,將數(shù)據(jù)及時上傳到國網長春供電公司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智能運維管理平臺上。“智能運維管理平臺是我們公司變電運維中心創(chuàng)新工作室自主研發(fā)的科技項目,已獲得3項實用新型專利,實現(xiàn)了從‘人工巡視’向‘智能巡視’、從‘單一巡視’向‘立體巡視’、從‘經驗判斷’向‘智能分析’的3個轉變,巡檢質效得到了大幅提升?!蓖粜卤浅r湴恋亟榻B著。
“‘老變’曾是長春唯一的一次變電站,是長春電網的開關樞紐。2012年,在‘老變’原址,長春市第一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建成投運,標志著長春電網建設全面邁進了數(shù)字智能化發(fā)展的嶄新時代。”50多歲的“老變”人李寶成如數(shù)家珍地說,過去,電力員工每天24小時值班,需要“四班倒”。如今,雖然“老變”的環(huán)境好了,設備也更先進了,但是“老變”人的工作態(tài)度沒有變,精耕細作守護萬家燈火的初心沒有變。
有老一代“老變”人的引領,新一代的“老變”人正以更高的追求,在傳承中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對于青年員工黃立宇來說,創(chuàng)新總是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帶領業(yè)務骨干編制《變電站巡視口袋書》,將巡視要求、要點與設備實際相結合,已被推廣為國網長春供電公司的工作指南。針對變電站空開上口裝設接地線接觸不良問題,他發(fā)明了“用于電壓互感器二次接地線的固定裝置”,并獲得了專利。“智能用電時代對我們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需要不斷學習、進步,在傳承中書寫‘老變’人的新篇章?!秉S立宇說。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tvvgv780.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huán)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lián)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